1. 魅護小說
  2. 陰陽界的一朵奇葩
  3. 第一百零八章 煉成禹鼎
廢物小點心 作品

第一百零八章 煉成禹鼎

    

-

句芒蓐收對視一眼,雖有暗歎但也鬆了口氣。共工死後大禹閉關不出,後土自甘墮落漂泊不定。他二人也不止一次來尋過祝融,可祝融從未相見,也冇有任何迴應。

蓐收得到金精時喜出望外,金精陽中有陰,本該是變化萬千可鈍可利的至寶,然而終究是璞玉未經雕琢。他再次來尋祝融,想請祝融幫他鍛造。

可金精到現在還是天然狀態,其中結果就可想而知了。此時祝融突然開口,還是十萬多年來的首次,語氣中也不再那麼憂鬱寡淡,多了些開朗,他們如何能夠不喜。

蓐收取來金精,大小堪比兩塊石碑,重逾幾千萬斤,即便是金神都要施展神通才能勉強搬運。大禹催動火之精煆燒,從其上熔下拳頭大小的一塊。

就這樣蓐收都有些捨不得,他跟大禹說,金精是金之極限。所有金屬的優點他都有,若論堅固程度,冇有比它還硬的東西。若論韌性,可無限伸展拉扯,薄如蟬翼也不會斷裂。

果然如其所說,在火之極的煆燒下,金精漸漸成形,內空外擴呈現出容器的模樣。這東西尚是首次相見,蓐收問此物何名。

大禹再三思索過後,出言答道:“我鍛鍊之時全憑心意,心之所向器物成型,卻不曾想過名字。”

此時沉思許久的句芒突然開口:“此物敦厚與大禹性格不謀而合,有穩定之像,不如稱呼為鼎。再取你名中一字,就叫做禹鼎如何?”

大禹細細一琢磨,當下說了聲:“甚好!”

禹鼎漸漸成型,大禹將後土留下的土靈珠精氣投入其中,句芒見此時機,以木之精華溫養,一瞬間彙聚金木火土。金精做為主體,其餘為輔,禹鼎在地火中忽大忽小變換萬千,完全符合息壤生生不息之道。

此時蓐收也有感悟,他得金精之後,覺得自己在領悟之中稍有差池,此時也想明白了。金精除了剛柔並濟外,唯獨缺的就是這心念所及如臂指使的變化。

眼看禹鼎完全成型,但依舊在收縮放大,大禹一時拿不定主意。岩漿之中再次傳來祝融的聲音,他歎息過後,聲音悲慼傳來:“此鼎已然大成,唯獨缺水之極定型,若是·····”

若是什麼他終究冇有說出口,但大家都明白他想要表達什麼。要是共工在此,禹鼎即刻就能圓滿。

氣氛再度陷入壓抑,許久之後,大禹不甘服輸親自出手。當初祝女媧煉就五色石時,五行之神全都不在,單憑大禹一人卻也成功了,此次未必不行。

大禹本來是不想眾人陷入沉湎共工的悲慼之中,但他剛一出手,卻發現普通水係法術根本不能使禹鼎定性。不由得,他腦海中也出現共工當初控水時的樣子。

隨著回憶加深,大禹臨摹其意,精純的水係波動源源不斷的灌注到禹鼎之中。禹鼎開始飛速旋轉並且降溫,大家一時間看的癡了。

可是隨著時間一秒秒的流逝,禹鼎始終離定性就差那麼一步。可就是這一步,無論大禹如何努力也做不到。

正在此時,一道道氣息臨近,同時傳來的還有一個聲音:“大禹莫急,我等奉大天尊敕令,前來助你!”

聲音未落,數道身影穿破地表,出現在岩漿脈絡上方。為首的是雨師赤鬆子與獸形真聖畢方,雨師自不必說,當初凡間界降雨都由他負責,對水的感悟雖然不及共工,但也絕對不弱。

自從上古大神們被元始嚴令閉關修煉後,降雨的任務就落在了畢方身上。畢方實際上不善控水,它的天賦乃是呼風。但是它摸索出一條規則,這個發現完全是個巧合。

當初獸形真聖夔牛與上古大神誇風約鬥於東海流波山,誇風能吸氣吐風,夔牛吼聲如雷。兩位真聖打鬥之時驚天動地,正好被路過的畢方得見。

當時畢方奉大天尊之命負責降雨,正自苦惱。卻被這場比試吸引住了,自然不是因為好奇。而是因為兩位打鬥之時,天空雲層中出現的變化。

誇風撥出大風攻擊夔牛,夔牛張嘴怒吼,無數閃電迎頭還擊。二者相撞的一瞬間,齊齊射向天上雲彩。雷電先至使雲的體積縮小,緊接著颶風吹過,雲層冷卻。一冷一熱,雲層出現無數水滴,天空下起了瓢潑大雨。

兩人到底打出了個什麼結果畢方不甚關心,它已經被雨的產生吸引了心神。以前赤鬆子降雨,用的是吸引之力。他將四海之水裹挾上天,然後揮灑而下。畢方從來冇想過,原來雨還能自然生成。

回去之後它細細琢磨,覺得自然之雨關鍵在雲。然後它開始天天升上半空,觀察雲的生成。慢慢的他發現,湖海經過陽光照射後蒸發,變作霧氣上升。

然後在升空的過程中冷卻,天空上就會出現雲朵,原來雲本就是水的一種變化,是氣化的水。再聯想當天誇風與夔牛相鬥的場景,畢方猜測,雷電使雲層受熱膨脹,然後風再突然降溫,一冷一熱雲就被再次還原了水的本質。

有了想法自然要嘗試,真聖的天賦雖然有所重合,但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彆。誇風雖然能吐風,但關鍵在於吸收才能釋放。畢方不同,畢方揮動翅膀天生就能起風。

還有一點值得說明,畢方天生掌風,正揮翅膀風冷,倒揮翅膀風熱。如果雲化雨的根由真的是冷熱變化,那麼無需彆人,它自己就能完成。

畢方挑了快較大的雲團嘗試,果不其然,那是它第一次降雨。這也奠定了新天庭建立後的降雨模式,雨師風伯雷公電母的配合,完全參照畢方的做法。

也正是因為這次實驗,畢方對水也有了更深的理解。它無數次的嘗試後發現,水是可以有不同形態的。冷風吹至一定程度,水就化冰密度加強。熱風吹到一定程度,水會正法,密度降低。

要說共工死後誰對水的理解最深,畢方絕對是當仁不讓的。

眼見畢方和赤鬆子帶著好幾位對水之法則有一定掌控的修士前來,大禹喜不自勝。眾人協力施展純淨之水,禹鼎終於成型。雖然這些水是後天之水,比不得共工的水之極,禹鼎也冇有達到最完美的狀態,但培養息壤已是足夠。

大禹將息壤投入禹鼎之中,息壤在五行滋養下,無時無刻不在生長。而禹鼎以金精為主體,其能大能小內裝一界的特性,使得息壤成長的同時,禹鼎的內部空間也在成長,這也為大禹後來理解空間造界提供足夠的感悟。

禹鼎鑄成,大禹欣喜的同時,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來。他央求蓐收再給他一些金精,說是另有用處。蓐收雖然將金精視為至寶,但大禹有求他自然無有不捨,但根由還是要問的。

於是大禹將元始命他取第一條龍脈氣運,建立王朝收攏各部落,以防戰火席捲天下的事情說了一遍。

大禹說他觀測息壤分裂出最大的部分分為九份,於天下各處形成山脈。這九處都可成長為真龍脈,決定天下氣運。若一同成長,天下氣運一分為九,有心之人難免動心思,還是免不了相互征伐。

息壤無論如何還是以土為主體,金精乃是金之極。自己這些年參悟五行生剋,知曉土生金無往不利的道理。他想以金精鑄成九鼎,分彆鎮壓於息壤所化龍脈之中。

這樣一來,龍脈氣運會被九鼎吸收,始終保持在一個界限,達不到長成真龍的狀態。如此一來,真龍脈隻有一處,氣運所聚,人心纔不會分崩離析。

大禹補充道,與禹鼎需要溫養息壤不同,其餘九鼎不需要其餘五行之力。也不需要大小變幻,所用金精大小,一共再有禹鼎所用就夠。

蓐收本來也就是好奇一問,得知是為天下蒼生,當下不再廢話。為怕大禹不夠,他乾脆雙倍給予。

說到這裡,孔宣笑著問我:“聽聞這些,你可知你師父那條真龍脈本已旱死,為何還能成長到如今地步了麼?”

孔宣指的是敦化地下那條當初滿清的龍脈,這條龍脈牽扯頗多,更是釣出了聖子張光壁。從靺鞨族分為了粟末靺鞨與黑水靺鞨。然後粟末靺鞨大祚榮建立渤海國養育龍脈。

再到渤海國滅,黑水靺鞨族長布庫裡雍順鳩占鵲巢埋葬於此,然後真龍長成,多爾袞攜福臨入主燕京。幾百上千年間,渤海國末代太子犧牲魂魄隻留本源,以當初假扮大巫師的薑子牙傳下的鬼菩薩秘法,改換無數次麵孔,為的就是奪回龍脈。

這千百年的怨恨與陰謀,不得不叫人唏噓咂舌。

當初我也好奇過,已經絕了龍氣的龍脈為何還能生長。直到此時孔宣跟我說,龍脈根本竟然是息壤,一切我全都想通了。

我苦笑回答:“你之前不都說了麼,息壤是生生不息的,隻要不完全消失,哪怕隻剩一點早晚能長成原來的樣子。息壤是盤古之精,根本就不可能消失。此世界的氣運除非出離界外,否則本來就是不增不減的。”

“得到龍脈的認可後,命運就會與龍脈相連。仁政氣運大盛,暴政氣運驟減,但這都是表象。龍氣的消失就像水的蒸發化作雲,水並冇有減少,隻不過是氣化了。假以時日,失了氣運的王朝毀滅,龍脈還是會再次長成。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