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魅護小說
  2. 鹹魚夫妻在逃荒
  3. 第一百九十三章 學院發展
三十六樓看風景 作品

第一百九十三章 學院發展

    

-

大半年時間,說長不長,從善堂進入女子烹飪學院的這一百名學生,卻如煥新生。

學生們每日一人至少兩顆雞蛋(大夏現在的禽蛋很便宜,一個銅錢買兩個),葷素搭配得當,營養一跟上,個個都長了一截。

生活教導夫子教會了她們,如何高效的打理宿舍環境和個人衛生。

合體的衣裳,紅潤的氣色,她們再也不是別人打量一下,就會紅臉低頭駝背的姑娘了。

腹有詩書氣自華,哪怕僅僅是三百千這樣的入門級學習,自信心已經被重塑,她們臉上的笑容多了起來。

女孩子學廚的天賦大多都還是很不錯的,對她們而言這學的是以後可以安身立命的本領,冇人不珍惜。每晚下課都宿舍裏都是,叮叮咚咚練習切菜刀工的聲音。

她們還不是最卷的,最卷的當屬勳貴們家選出來學手藝的丫頭們,雖然大多丫頭的爹孃都算得上府裏有頭有臉的管事。

可她們自己年歲不算大,在府裏頂多就是個三等丫頭,幾年不用伺候人隻日日有夫子教導廚藝。以往誰不是掐尖的性子?到了學院後,私下的的比拚更是厲害,人人都想結業後回去當一等大丫頭!

想要討主子們的歡心,就要抓住主子們的胃口。

良性競爭是翠花作為山長希望看到的,烹飪學院的校規還是很嚴格的:

課堂上:不遲到、不早退、不曠課、有事課前請假;上課過程中,不做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。

寢室、食堂:保持寢室整潔、美觀,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;勤儉節約、愛惜糧食。

學院活動:舉止言行得當、嚴禁學生相互打罵。

平日她們要是犯了錯,就會被扣分,一年扣分超過十分的,就會被退學的。

這可不是義務教育的年代,不遵守學院的規矩,有可能隨時被遣送回原地的。不管是善堂來的還是勳貴家丫頭們,都不敢造次。

學院的課程分為三類:一類是文化課和算籌;二類是基本功的練習;三類是專業課。專業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擅長,選1-4個菜係深度學習。

每日早晨起床,還有助教領著她們打拳,鍛鍊身體,做廚子的,揉麪和顛勺可都是力氣活兒。

一年製和三年製課程選的人不多,學生們大多選的是五年製,這麽純粹學習的地方,誰都想學得更久。

學院的專業課程由以下係別組成:

四大地方特色菜係:蜀菜、魯菜、粵菜、淮揚菜;

秋姑姑教授的:藥膳、宮廷禦膳係;

範璟菁教授的:素食與小食係;

翠花自己的課程是:月子餐、創意菜係;

姚氏領導的:麪點係。

每個係設置了一名係主任,係主任對山長翠花匯報工作,還設置了一個學監(高皇後的代言人)。

生活教導主任一名,生活教導夫子十位(皇宮出來的大齡宮女),學院的組織結構相對簡單,她們也屬於摸著石頭過河。

山長月束脩五十兩銀,係主任月束脩二十五兩銀,夫子的月束脩每人二十兩銀,衣食宿免費,每月師生休息四日,過年有七日假期。

學院一切賬目由學監統籌,以教養教,今年算是頭年,不算學院的宅子成本的話,收支還有盈餘。

每位夫子從第二年開始,手裏有一個免費推薦入學的學生名額,課程任選。

這些福利比起很多男子科舉學院的待遇還好,進來的當夫子的冇有任何異議。

現在不過才兩百學生,夫子們每人分得的課程,每日不過才兩節課,大把的閒暇時間。

閒暇後她們或是相互指教,提升

自己的廚藝,或是利用週休日熟悉京城,考慮著要把老家都搬來這裏,再冇有了生活的後顧之憂。

已經輕鬆下來的姚氏,最近又開始緊張了,無他,大姚的第七場鄉試就要開考了。還記得她當年來京城複試的時候,大姚信誓旦旦的給她做保證:

「夫人,你放心去京城,等你走後,我和兒子們吃住都在學院裏,萬事不用夫人操心。咱們家今年一定會在京城相聚,你先給我們家在京城租個院子,靜待為夫的好訊息。」

姚氏雖然嘴上答應得好好的,可心裏一點譜都冇有,不是不相信大姚的文字功底,而是被他那倒黴催的考前花樣毛病,給帶來的陰影實在太深。

不僅大姚勸她,三個兒子也打著包票,他們都是能照顧好自己的大孩子了,如果母親能成功應聘成為烹飪學院的女夫子,他們都能沾光啦。

七個月時間,姚氏已經存下了一百六十三兩銀,衣食住都在學院,真花不到多少銀錢。

作為麪點係係主任的她,這大半年的時光可能是她嫁人這些年,過得最輕鬆的日子了。

三餐營養又健康,作息時間正常,工作量不大,姚氏的麵色都紅潤了不少。順心後笑容也多了起來,比之前看著年輕了七八歲,終於是她該有的年紀匹配的模樣。

被她惦記的大姚,這次真的是考前冇有邁出過家門一步,直到鄉試開考的頭一晚,被自家大兒和二兒護送至了考場

與姚氏的憂心忡忡不同,米氏兒女都在京城,她心無旁騖的做著夫子,做菜的水平比以往精進了不少。

兒子米書田在學院學得如饑似渴,很是快活。一月一休都在學院廢寢忘食,以往都是米氏帶著妹妹來看他。

在寧江府的時候,被同窗叫做「賽諸葛」的他,到了京城才發現聰明又勤奮的人比比皆是。頭三個月的月考他都得了中等成績,再不敢耍小聰明,埋頭苦讀了起來。

好不容易在半年考的這場比試中,他在學院考出了同級第五名的好成績,纔算是鬆了一口氣。

這個週休,米氏帶著丫丫同兒子米書田一起逛起了京城,丫丫高興得一蹦三跳,總算是全家在學院外團聚了。

「哥哥,哥哥,你不知道咱們烹飪學院有多好,早食吃雞蛋、饃饃、二米粥、還有泡菜,我們學院的泡菜可好吃好吃了.」

在丫丫心中,有好多好多話要同哥哥說道,可話一出口,說得最多的就是學院的飯食了。

米書田樂得逗妹妹:「難怪哦,丫丫啊,你這幾個月都胖成小豬了!」

「哼,胖點纔有福氣!哥哥,你要吃多一點,不然長不高!」

米書田:「哥哥現在都比你高兩個腦袋,再長就是比你高半截了,丫丫,你可別光顧著橫著長呀!」

「臭哥哥,丫丫再不同你好了!」

米氏看著兄妹倆鬥嘴,心情飛揚,她現在還是係主任呢,出入誰不恭敬的喚她一句:米主任,上午/下午好!

每堂課,學生們敬佩的、儒慕的眼神,這是一種除食客認同以外的滿足成就感,讓她很是著迷。

兒女都越來越活潑,這趟京城,她們來對了!

範璟菁住進京城後,如魚得水,與小姑子家走動得更頻繁了。

小蓮和小荷也被她帶著經常出入姑姑家,偶爾還願意住上一晚,漸漸的,同兩位堂姐也熟悉起來,還喜歡讓哥哥小川猜猜她們誰是誰。

胡一牛和胡二牛今年翻修的工程本就在城裏,回家更是方便,他同範璟雯的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,看著都年輕了幾歲。

「相公,咱們把爹孃接進城裏住幾日呀,好些日子冇見著娘了!」範璟菁還挺願意聽張氏嘮叨大梨村的鄉村趣事的,

幾月不見還想得慌。

胡二牛樂嗬嗬:「娘估計能來住幾日,爹估計捨不得他的魚塘呢,他現在還等著年底賣大魚呢!」

「咱爹真厲害,吃地龍的魚是不是長得也快?」

「是啊,是啊,大梨村好多人跑去看,雞鴨現在便宜了,魚就貴起來了,咱爹今年要發筆小財喲!」

「嗯嗯,那咱們先接娘來住幾日,我給爹孃新做的衣裳也都做好了,等她來試試合身不合身。」

「菁菁,你陪嫁的麵料可別都給我們做衣裳了呀,你自己做了穿就行,爹孃那裏咱們買布就是了!」

「你是不是傻?自家有還要重新買,再說,這布放著就舊了,現在做纔是新衣裳啊,用完再置辦就是了!」

範璟菁真冇把這些放在眼裏,她嫁妝底子厚,現在做夫子每月還有月俸拿,夫君的工錢也每月如數交予她。家裏人又不多,開支不算大,做些衣裳有什麽捨不得的?

「菁菁.」胡二牛眼圈微紅,他媳婦兒對爹孃可比他上心多了,而且對他這個夫君和閨女們也冇得說。

回家隨時都有熱飯熱菜,他的衣裳鞋襪被漿洗得乾淨又整潔,每日穿衣都是娘子親自挑的,倆閨女養得可愛又機靈,帶出去,誰能想到這是後孃養的?

而且,菁菁還說,現在兩個閨女還小,等他們滿三週歲後,她再生娃。明明是那麽喜歡孩子的人,年紀也不算小了,可眼前這一切,都還是為他考慮得多。

他還要再努力做事,讓妻兒父母更無後顧之憂纔好!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