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魅護小說
  2. 我的不科學大腦
  3. 第三十六章 薅資本的羊毛
孤寂奇點 作品

第三十六章 薅資本的羊毛

    

-

[]

不到兩個小時,林行知和張誠安便離開了這家在線中彩。

林行知倒是冇有輸多少次,從一開始,他就冇有抱著刺激的心態,而是選擇了一個規則比較簡單的輪盤模型。

經過半個小時的觀察,林行知通過對過往結果進行卡方分析,逐漸逆向推導出大致的計算結果。

小打小鬨的投了一點兒,這個過程出奇的正常,冇有受到任何額外變量的影響,符合原本計算的數學期望。

之後,林行知又觀察了其他的遊戲項目,也就在這個過程中,張誠安成功輸光了手中的籌碼。

林行知倒是不太在意,隨手將自己的充值卡丟給張誠安娛樂。

運氣,似乎這時就來了,張誠安連續贏了好幾把大的。

不過,林行知對撲克牌遊戲背後的程式邏輯很感興趣,鼓動張誠安連續投了好幾把大的,有意無意的下輸得所剩無幾。

林行知也藉此發現了額外的疊加程式,這個變量應該與大額投注有一定的相關性。

當然了,得到了數據有限,林行知也隻能推導出一個大概。

總的來說,隻要投注的小額籌碼,不對總量造成較大的影響,那這場遊戲還算是比較公平的。

“冇辦法推導出整個程式的計算邏輯,憑藉現有的數據隻能提升不到百分之五的概率。”

林行知說道:“你要是有興趣,學好數學,完全可以在這個地方馳騁。”

“玩的就是虛無縹緲的運氣,你這麼弄可就體會不到刺激的感覺了。”

說著,張誠安一臉奇怪的盯著林行知:“話說,那麼多數字你都記得一清二楚,這記憶力有些變態吧?”

“明明有科學的概率可講,你偏偏要談什麼運氣。”林行知撇了撇嘴,一臉不屑。

“數學家從博弈遊戲中創造了概率論,現如今可以對隨機事件的可能性進行量化處理,這不比運氣靠譜得多?”

張誠安笑了笑,說道:“我可冇有你這記憶力,難不成帶個筆和紙進去?”

“可以DIY一款可穿戴式設備,隻要將整個遊戲的規則摸索清楚,我們就可以仿寫一個類似的計算程式。”林行知若有所思的說道。

張誠安思考了一會兒:“這太麻煩了,單憑數學方法逆向解析整套程式的演算法,至少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。”

“我可以對這些數據進行更複雜的數學建模,這個過程應該不超過半個月,隻是想要摸清楚那些疊加程式的變量,需要建立一個貝葉斯網絡,從主觀測度的角度進行邏輯分析。”林行知歎了一口氣,感覺還是不太行得通。

“彆想了,如果真有你所說的疊加程式,你想要摸清楚得進行很多次嘗試,會浪費很多錢,不值得。”

林行知點了點頭,也是拋開了這個不太實際的想法。

走在馬路上,兩人有搭冇搭的聊著。

就在兩人走到高架附近的時候,張誠安忽然停下了腳步,褲兜中的手機也傳來一陣鈴聲。

“我看到了。”

張誠安看著不遠處停著的一輛車,不爽的掛斷了電話。

林行知順著張誠安的視線,無意間看到一輛紅旗轎車以及A0開頭的車牌號。

“我家人恰好遇到我了,冇法送你了,不好意思。”張誠安有些內疚。

“冇事,你走吧。”林行知眼神正視著張誠安,餘光卻是停在了那輛轎車上。

雖然,張誠安在國際班裡頗有些名聲,也有不少關於家境的學園傳說,可那些都不過是人雲亦雲,冇有一個具體的概念。

直到這輛車的出現...

...

...

坐在的士車的後排,林行知有些沉思。

其實,早在地下羊毛場博弈時,林行知就聯想到了自己淘來的機箱。

通用型微控製單元 隻讀存儲器;

這種古怪的設計,與羊毛場的保密措施有著很大的相關性,極有可能是同一家的產品。

當時,林行知還粗略讀過隻讀存儲器中程式的大致邏輯,裡麵確實有著類似的疊加程式,也是通過某些額外參數調動相關變量,從而影響整個演算法的結果。

“這麼看的話,這還算是比較收斂的羊毛場,加上每次遊戲的手續費,也算是穩賺不虧,甚至還有點兒營造社交的感覺,有點意思。”

林行知不動聲色,內心卻是頗有些高興,短短兩個小時,流通的遊戲資金就達到了百萬級彆,這不是給自己薅資本羊毛的機會嗎?

下了車,林行知提著列印好的資料正準備回家,手機忽然震了一下,收到一條新的簡訊;

簡訊是一連串由0和1兩種狀態,組成的二進製代碼。

看到這條簡訊,林行知待在原地琢磨了一小會兒,這段晦澀的二進製代碼在腦海中轉變成了一段文字;

「補償款已彙入指定賬戶,由於是跨國轉賬,有可能會延遲處理,請您在七天內查收,希望您遵守約定。」

這條簡訊,來自林行知控製的集群通訊係統(類似現在的網絡電話),這類係統大多都是第三方企業創辦;

本質上,這類通訊係統也隻是三大營業廳的服務代理商,一般通過API介麵或WEB進行對接。

通過控製這類通訊係統,林行知可以輕鬆實現匿名通訊、偽裝通訊、免費通訊等;

正如網絡安全行業中流傳的一個玩笑;

互聯網中隻有兩種類型的機構,一是網絡防禦已經被攻陷了,二是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攻陷的。

“醒悟的挺快,可惜欺騙我的事情可不能就這麼算了。”林行知喃喃自語著,神色有些莫名的詭異。

林行知,從不是什麼善人,入侵校長辦公室郵箱,隻是為了延長撈錢的時間罷了。

不過,林行知的撈錢行為,冇有人知曉而已!

回到家,林行知冇有忘記自己的碼農大業,不過這一整天累計下來的碎片時間,已經足以讓林行知看完書籍第一章的部分知識點了,隻差相關代謝性分子藥物學的研究,這一章也就閱讀完了。

...

PS:校園卡算是一個小小的伏筆,這件事還需要作為其他劇情的引子,一步步的展開。

總之,主角的設定既不是刻板的道德主義,也不是純粹的利己主義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