孽臣 作品

第328章 商議戰略

    

-

正月初三郡府大堂裡邊,幾張桌子拚在一起,一張巨大的地圖鋪在了桌子上。兩側,站著的全都是聶辰的文臣武將們。而聶辰,則站在首位,笑著說道,“諸位,這年也過完了,陛下也登基了,也向著國賊明軒宣戰了,那麼接下來,就該動兵打了,咱們來商議一下,這一仗,該怎麼打吧。”歐陽明笑道,“主公,在打之前,我們還要做一件事。”“什麼事?”“請陛下下旨,命令平西王、安東王、靖山王,從四麵出擊,合圍京城,剿滅明軒。”聞言,梁鵬笑道,“歐陽先生,靖山王和安東王不可能出兵的,這二人都是鼠輩,隻會眼睜睜的看著我們跟明軒打,不可能又是出兵又是出糧來幫助我們的。”“我當然知道他們肯定不會來幫我們,而我們要做的,就是不讓他們來幫助我們。”歐陽明悠悠笑道,“天子下詔,他們不遵從,那是不是不遵天子號令,擁兵自重,囂張跋扈啊?等日後我們滅掉了國賊明軒後,是不是可以給他們扣上這個罪名,發兵討伐啊?”聞言,寧無雙笑道,“還得是歐陽師兄啊,竟然都已經想的這麼遠了,厲害。而且不光可以給他們扣這個罪名,還可以讓二王在百姓的心中地位降低,上下離心,讓他們失去民心。我們都是遵從天子號令的王師,而他們確實不遵天子的叛逆,兩相對比之下,我們可謂是占儘了民心啊。”聶辰點頭道,“行,那就這麼辦,等商議完軍事後,我去麵見陛下,請陛下下詔。”“咱們先來說說,這一仗,該怎麼打吧。”王浩站出來說道,“主公,我們擁立了新君,繼承皇位,明軒定然視我等為眼中釘肉中刺,肯定會來發兵討伐我們。我們隻需要按兵不動,拒守鬼嶺關和虎口關,便可以將敵人的大軍拒之門外,我們以逸待勞,有雄關作為倚仗,居高臨下,傷亡要遠比敵人小的多,可以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,時間一長,敵人不戰自潰!”梁鵬立刻搖頭道,“不行,久守必失,長時間守下去,我們的士氣會低迷下去,再想反攻可就難了,我們必須要主動出擊!”王浩善於守戰,梁鵬擅長進攻,他們倆的主意,他們的性格息息相關。王浩不服氣道,“我們可不是孤立無援,我們還有平西王這個強援呢,隻要我們被敵人主力攻打的時候,平西王來支援我們,我們便可以裡應外合擊垮敵軍。就算是平西王不來支援,直撲京城,那麼敵人也肯定會大軍回防,救援京城,到時候趁著敵軍主力和平西王主力交戰的時候,我們偷襲京城,直接進去就好了啊,或者是幫平西王的打敵軍。”“我們指望平西王,那平西王還指望我們呢,都互相指望吧,這仗也就彆打了。”歐陽明笑道,“王帥梁帥,稍安勿躁,且聽我慢慢道來,我們決不能打防守戰,更不能等平西王先出兵,我們必須得率先出兵。其一,我們糧草不多了,如果打防守戰,對外聯通的道路被切斷,那麼我們從外麵輸送糧草的道路也就斷了,整個威虎郡,都變成了一個座監牢。其二,現在我們威虎郡的商貿很發達,全國的商人都要從鬼嶺關和虎口關進入威虎郡,去跟草原做生意,我們決不能把道路給斷了。其三,我們隻有一個威虎郡,冇有更多的縱深空間了,敵人一旦破關,對於我們將會是滅頂之災。我們不能讓敵人暢通無阻的走到威虎郡,不能讓戰事發生在我們都是家門口。其四,就是軍心民心,世人皆知我們是天子王師,是要收複失地驅逐叛軍的,如果我們龜縮在威虎郡裡邊,一直被動捱打,那麼天下人就會覺得,我們並冇有想要收複失地迎天子回京的想法,隻想占據北疆,做割據勢力。到時候,我們辛苦爭取來的軍心民心,就要全部失去了啊。我們必須主動出擊,打下戰略空間,縱深空間,一步步逼近京城,勢不可擋,讓天下人看清楚我們的戰鬥力,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來參軍,壯大自己。我們還需要打下更多的地盤,去征收錢糧。現如今,我們威虎郡內的糧草,僅夠一個月之用了,等不到開春就要斷糧,百姓家的糧草也不多了,我們不能再去征他們的糧草。我們南邊的漢中郡,京畿郡,都是產糧大郡,無論是糧食產量還是人口,都遠超我們威虎郡。即便是征收上來的糧草,都繳納給了安東王那邊,但安東王掌控著好幾個郡,不會剝削百姓口糧太厲害的。到時候,咱們可以再征集一波軍糧,渡過難關。為了天下,隻能苦一苦百姓了,我們深得民心,相信百姓會理解的。我們的策略,就是南下,打下更多的地盤,掌控更多的地盤,招兵征糧,壯大自己。而不是縮在威虎郡裡,跟一個明軒天天糾纏不清。”聶辰摸著下巴,點了點頭,說道,“歐陽說得對,我們必須主動進攻,我們的戰略方針就是進攻,一直打下去,直到統一全國,明軒,隻是我們的第一個敵人罷了。既然定下了戰略,那麼我們就接著商量,該怎麼打吧,該如何出兵。我覺得,我們應該全軍出擊,三十萬大軍傾巢而出,與敵人決一死戰!”聞言,周平立刻說道,“萬萬不可啊,主公,萬一安東王趁著我們跟鎮南王交戰的時候,出兵偷襲我們的威虎郡該怎麼辦啊?”聶辰嗤笑道,“安東王一介匹夫,他哪裡來的膽識敢偷襲我的威虎郡?他隻會按兵不動,觀察局勢,我們傾巢而出,他也不敢過來打威虎郡,天子在威虎郡,他敢來打,那就是造反!另外,暗影衛的暗子,緊盯著安東王的大軍,一旦他敢出兵打威虎郡,我們就派兵回防,同時將皇帝先撤出來,就近保護。無論如何,皇帝不容有失。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