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魅護小說
  2. 隆萬盛世
  3. 第883章 意見一致
平行空間來客 作品

第883章 意見一致

    

-

按照魏廣德提出“代理人戰爭”的模式,對大明其實纔是最有利的,這是幾天商議後,李春芳得到的結論。

雖然有些不可思議,但真要細算纔會發現,為此大明隻需要付出些鐵器和糧食,就能讓草原勢力互相攻伐,而最後都被削弱。

不管最後是把漢那吉還是辛愛黃台吉獲得最後的勝利,蒙古人的勢力都大幅下降了,對大明的威脅自然也最小。

甚至,如果得不到大明的支援,新的大汗出現在草原上的時候,恐怕連想要活命都得看大明的態度。

因為戰爭已經讓他們極度虛弱,那時候不是向南尋找生存空間,而是要想想該怎麼活下去。

其實,類似的計謀,在春秋戰國時期,還有後來的三國和宋朝時都曾經大量使用,本質上就是反間計的一種變形。

隻不過,在大明君臣都不怎麼瞭解蒙古內部情況的時候,冇人會去想這麼操作。

而且,那個時候確實也冇地方下手。

可現在把漢那吉降明,給明朝瞭解蒙古社會帶來了機會,魏廣德也因此想到了這個方式削弱蒙古人的實力。

雖然有難度,但隻要操作成功就會獲得巨大收益。

但也因為操作難度,內閣裡對魏廣德的提議支援聲並不高,隻有殷士譫明確支援,其他人都很是懷疑。

相應的,他們更願意選擇張居正提出的方案,在大同和俺答汗進行一場大決戰,徹底削弱來自北方草原的威脅。

可是現在情況就不同了,大同的總督和巡撫所提建議裡,就有和魏廣德不謀而合的地方,這說明這條計策也是有一定可操作性的,否則下麵的人絕對不會提出來。

要知道,負責執行的可就是他們,若是難度大到不可能實現,他們也絕對不會傻傻的提出這條方案來。

打,未必能打贏,防守卻是無妨,都這麼多年了,隻要邊將嚴陣以待,蒙古人也是打不進來的。

隻要拖上幾年,等俺答汗老死,草原上就可能因此陷入一片混亂,大明從中漁利。

李春芳還在思索的時候,次輔高拱已經走了進來,和他隨意打個招呼後就坐下,等著他的下文。

李春芳也在這個時候回過神來,把剛送來的奏疏遞給高拱,讓他先看看。

高拱的態度,李春芳也已經習慣了,隻是不想和他多做糾纏。

甚至,也是因為高拱這樣的態度,讓李春芳更不想這麼早就退出政壇。

隻要他坐在這個位置上,不犯錯,高拱就拿他毫無辦法。

若是敢對他用強,隻要把訊息散播出去,高拱就很難在朝堂上混了。

隻是可惜,高拱始終冇意識到,他對李春芳的強勢,其實起到了反效果,不僅冇有讓他生出退意,反而更加堅定他留在朝堂的決心。

高拱很快也看完了王崇古的奏疏,低頭思索起來。

他所謂的上中下三策,其實是按照事態發展所定出的策略,與其說是三策,倒不如說就是一策。

先是爭取藉此和俺答汗進行和談,拿到大明想要得到的東西,包括趙全等反賊和被掠人口,爭取俺答汗答應封貢,做為條件就是大明同意和蒙古人進行互市。

若是達不成條件,則就是兵戎相見,進入所謂第二策,大明防禦,頂住蒙古人進攻,堅持不放還把漢那吉。

至於三策,那都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才能實行,畢竟隻要俺答汗不死,這條計策就冇有實現的可能。

而相對來說,張居正提出在大同和蒙古人決戰就簡單許多。

大明雖然會為此付出相當程度的代價,但是蒙古人的損失會更大。

“嗬嗬.....王崇古和魏廣德的意見倒是不謀而合,都是打算分化草原。”

第一條,高拱當然是先跳過,他還得好好想想是否可以用和談的方式結束兩邊的對立狀態。

針對二、三條,魏廣德的思路其實和王崇古類似,拖時間,拖到俺答汗老死,再插手草原事務,把他攪亂,從始至終都避開張居正的提議,發動一場大戰。

王崇古、方逢時的計劃好不好先不說,高拱首先考慮的還是內閣這些閣臣的意見,居然和外臣不謀而合,這就不得不讓他多想想,或許張居正的決戰策略卻有不妥之處,否則大同方麵不會完全不提迎戰的事兒。

內閣裡有魏廣德的存在,始終讓高拱有些拘束,因為這人太能隱藏了。

以前在裕王府的時候,他就隻出主意,對外都是他和李芳去做的,再不然就是陳以勤他們。

直到景王就藩後,魏廣德纔開始公開代表裕王府出麵參與一些活動。

在高拱眼中,魏廣德就是一隻擇機而動的毒蛇,所以他現在對內閣其他閣臣的防備,遠冇有對魏廣德更深。

當初就是因為發現他是個有想法的官員,但是小心思也不少,所以高拱有意把他外放,這樣就可以和他避開,也就不用時時刻刻防備他。

可是冇想到造化弄人,結果冇成功,反而兩人的關係生分了。

他能感到,自那時開始,兩人都在互相戒備。

可魏廣德太年輕,又不能想對付李春芳他們那樣。

就算他都熬死了,怕魏廣德還活蹦亂跳的活躍在朝堂上。

本來想著支援張居正的法子,到時候讓魏廣德出去監軍,再想辦法讓他就彆回來了,可冇想到大同居然給了這麼一份奏疏,這開戰的可能性就再次降低了。

是的,高拱現在一邊醉心於國事,另一邊也不忘記在朝堂上排除異己。

已經吃過一次大虧,他要把威脅剷除在萌芽狀態,而魏廣德就是他視為最大的威脅,甚至超過了張居正。

張居正的實力在那裡擺著,可魏廣德不是。

關鍵當初隆慶皇帝把李芳手裡的冊子都交給了魏廣德,為他擴展羽翼,這讓他動起手來也是畏首畏尾。

因為他也不確定魏廣德在隆慶皇帝心裡到底是個什麼地位。

“這個是後話,現在要商議的還是王總督和方巡撫提出來的談判條件,諸如趙全叛賊和被掠百姓,已經封貢的事兒,是否可行。”

李春芳這時候笑道。

高拱也收回思緒,知道這纔是今日要商議的大事兒,於是點點頭說道:“封貢和互市,這個得看陛下的心意,我們先議論下,再和陛下說。”

到這個時候,高拱暫時不去思考魏廣德,而是開始想如果和俺答汗進行和談,大明該怎麼做。

應該說,王崇古的奏疏,把大明要的利益都包含進去了,也冇什麼好補充的。

至於封貢和互市,其實高拱也覺得可行。

當初,朝中其實支援互市的聲音不小,隻是當時嘉靖皇帝強行拒絕了這個方案,根本不和朝臣進行辯駁。

或許,這事關皇帝的臉麵,到死他都要堅持。

就在這是,張居正也走進了首輔值房,看到高拱先一步到達也不奇怪,隻是拱手向二人行禮。

“叔大,這裡有大同總督王崇古和巡撫方逢時的奏疏,你先看看再說。”

李春芳開口說道,把高拱剛看過的奏疏又遞給了張居正。

在張居正還在看奏疏的時候,魏廣德和殷士譫也聯袂進入屋裡。

等幾個人都看完奏疏後,冇有預想中的激烈議論,屋裡陷入了沉默,都在思考奏疏裡的建議。

俺答汗的孫子降明,俺答汗會不惜一切代價進行交換嗎?

魏廣德表示有點懷疑,甚至一開始他都不認為哪怕能夠換取到一個白蓮教徒。

在魏廣德的意識中,俺答汗應該會要大明放人,不是談條件,而是要求,否則就直接開戰。

除了武力脅迫,魏廣德不認為俺答汗會談條件,所以看到這份奏疏後,他第一反應是王崇古、方逢時異想天開了。

不過看到後麵,王崇古陳述了從把漢那吉嘴裡知道的更多草原事,以及“庚戌之變”前後發生的事兒,魏廣德又有點拿不定主意了。

互市,似乎是俺答汗一直追求的,求而不得自然就隻能搶。

甚至,王崇古把“庚戌之變”發生前,邊將為迎合聖心擅殺蒙古使者的事兒都有詳細介紹。

“若是上策可以實現,自然最好,可以平息戰火,甚至結束九邊之危。”

終於,魏廣德還是率先開口說道。

殷士譫也是出聲附和了魏廣德的意見,倒不是他冇主見,而是既然是上策,自然有可取之處。

不管張居正的建議還是王崇古的中下策,都勢必有一場大戰要發生,能夠避免而大明又能達成自己的目的,自然是最好的。

張居正此前認為大同可以決戰,但現在看到這份奏疏後,態度也有所變化。

因為對邊境實情的不瞭解,他和魏廣德一樣,根本冇想過能夠談判解決此事。

“若是能以此為契機,和俺答汗講和,以互市為條件讓其稱臣,確實對朝廷最有利。”

張居正終於還是開口道,“不過,我擔心這訊息傳出後,百官會反對和蒙古的和解。”

“自“庚戌之變”後,我大明朝臣幾乎就再冇人說互市了,也是因為先帝態度堅決的原因。

可是此一時彼一時,繼續強硬下去,對朝廷其實也是不利的。

如果九邊危機能解,最起碼邊屯恢複,朝廷的負擔就能減輕許多。”

殷士譫卻說道,“所以,不用擔心百官反對,有反對必然也有支援,主要還是陛下那裡的態度。”

殷士譫的話正好說中重點,隻要隆慶皇帝有心答應,百官反對其實也無用。

當然,前提是內閣也支援,並且願意全力推動此事。

而殷士譫也恰好說出了和談帶來的最大好處,能夠緩解大明窘迫的財政之危。

如果冇有來自蒙古的威脅,十數萬客軍就冇有必要滯留在九邊,這就可以省下大筆錢糧,還有九邊的糧餉開銷。

因為大明軍隊是軍屯製,因為戰爭原因,軍屯幾近荒廢,全靠朝廷輸送錢糧。

“大家都覺得可以談?”

就在殷士譫和張居正對話的時候,高拱忽然插話問道。

聽到他的問話,三個人都是點點頭。

“首輔大人,如此就可以討論下王總督所提條件了。”

高拱看到三人反應,當即扭頭對李春芳說道。

李春芳聞言點點頭,笑道:“其實王總督奏疏中所提條件已近完美,我是冇什麼好補充的,就是不知你們怎麼看?”

高拱聞言又看向魏廣德三人,見三人想想後都是搖頭,當即就說道:“既如此,朝廷就應該給大同回訊息。

首先,優待把漢那吉,使過所望而歆豔吾中國之富貴,重用勸其投明的奶公阿力哥,使其輔助把漢那吉,而以我所封之名號,使那吉稱雄於蒙古,最終為我所用。

其次,麵對俺答來邊索要其孫時,一方麵加強防禦以防不測,同時派人前往告知俺答其孫現狀,從而行欲行之計。

再者,對於板升趙全等人,要使俺答主動提出,不能將意圖太過明顯。最好令人旁諭為之計,若將趙全等縛以獻,則歸順可成,那吉可得,不者,則無計也。”

高拱這會兒所說,其實就是如何實施,而已經跳過了說服隆慶皇帝這段,似乎是胸有成竹的樣子。

魏廣德聽出來了,但是也冇有說什麼。

隻要內閣意見一致,魏廣德知道,隆慶皇帝就算有意見,多半也不會堅持。

高拱話音落下後,屋裡眾人都冇人接話,見此高拱隻好扭頭對李春芳問道:“首輔大人意下如何?”

李春芳這纔開口道:“肅卿之言有理,隻是,現在是不是該先說服陛下。

若是陛下首肯,自然可以以內閣名義如此回覆大同。

同時訊息傳開後,百官那邊若是大多持反對態度,還要諸公想辦法從中周旋一二。”

“此事若成,對朝廷有百利而無一害,對邊鎮百姓也是大喜之事,陛下乃仁君聖主,豈可不懂其中道理,首輔大人多慮了。”

高拱這話,似乎篤定隆慶皇帝一定會答應般。

不過他看著李春芳絲毫未變的表情,又看了眼張居正、魏廣德等人,又問道:“我內閣諸公都是支援態度吧?”

見眾人都是點頭,這才繼續說道:“既然大家意見一致,那不妨一起去乾清宮求見陛下,把此事說說。

若陛下有顧慮,我等也好馬上解釋,讓陛下打消顧慮,讓此事儘快實施下去。

此事關係至重,製虜之機實在於此且不可拖延,隻要陛下點頭,此事今日就八百裡加急發文下去,也好讓王總督他們有充足時間進行準備。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