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魅護小說
  2. 李象太子妃
  3. 第149章 閃擊戰
大唐之最強皇太孫李象 作品

第149章 閃擊戰

    

-

統治川蜀以北廣大地區的是窩闊台汗的二兒子闊端,他出鎮西涼,以武威地區為中心,勢力範圍包括原西夏故地、隴右、京兆等地區。

現在他帶了大兒子滅裡吉歹去了和林,為爭奪大汗之位而奔走,西涼事務歸由二兒子蒙哥都負責。

闊端、滅裡吉歹都不在西涼,蒙哥都充老大,統率各路大軍,人稱其為涼州大王。

這位涼州大王身體矮壯敦實,生性殘忍,在他看來,川蜀地的南蠻如此地囂張,豈能容忍!

他下令各路韃靼人積極地訓練軍隊,積聚糧秣,認真地做好備戰,於大宋的淳祐六年(公元1246年)夏末,分兵四道入蜀,規模更勝以前!

東線有都元帥朱哥那顏率兵二萬,走荔枝道,經西鄉、達州,取開州(重慶開州區),主要是牽製鎮守夔州(重慶奉節)的孟珙。

中線以臨洮趙阿歌盛為先鋒,萬戶郝天益為後備,各出兵一萬,走米倉道,經巴中、閬中,順渠江而下攻廣安、合州,打重慶。

西線走金牛道,過劍門關,到達綿陽,兵分兩路,由劉黑馬二萬人馬攻略成都,再向南到嘉定府,另一路則是汪德臣為前鋒出兵二萬,涼州大王蒙哥都親率主力部隊三萬人(二萬真韃,一萬色目人)、攜大將塔海塔海(兵力三萬),田雄(兵力二萬)沿嘉陵江南下取順慶府。

在韃靼人的作戰計劃中,蒙哥都明確表示,攻擊的首要目標就是順慶府,再取重慶府,完成克蜀大業。

他要求,中途遇到南蠻的堡壘與關隘,若不投降聖朝,則必須攻克,然後屠城!

聽到他的話,眾韃酋自然是諛詞如潮,皆稱大王出馬,必定無往而不利,順利地拿下順慶府和重慶府。

私底下,大家都是臉色蒼白,再三叮囑手下做好備戰,搜刮出更多的糧秣裝甲,更多的人力資源,實際投入兵力達到了十六萬,這是下了血本,號稱八十萬,浩浩蕩蕩,一路北下。

道路上儘是韃靼人的軍隊旌旗,烽煙滾滾,來勢凶惡!

此時餘玠建立了均為完善的山城堡防禦體係,從北到南,建築了一係列的堡壘,並且選派了敢戰之士駐紮其中,訓練軍馬,屯積軍資與糧秣。

韃軍入蜀時,他們即時向重慶府餘玠、順慶府孟之祥報告,同時,不待命令,馬上進入一級戰備,對韃軍進行頑強阻擊!

抵抗韃軍,食君之祿,忠君之事,首先講的是一個態度問題!

憑藉山城堡壘,堅決抵抗到底,絕不投降!

以前說守不住城,無險可守,大家不敢對抗韃軍。

現在好了,城堡都是天險,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那種,再無不戰的藉口。

不要求將領們出城野戰硬扛韃軍,但拆橋斷路,打其小隊,斷其糧道,當老六來背後陰人是必須的。

這感情好啊,咱們能乾。

因此,韃軍從進入宋軍的轄區範圍內就開始感覺到痛苦,道路和橋梁、棧道很多都被切斷了,韃軍一直修路,雖說乾苦力的肯定不會是真韃和色目人,可宋軍的弓箭不長眼,不僅僅射殺那些乾活的南人,任何人都成為他們的攻擊目標。

提心吊膽地警戒,但蜀道之難,名不虛傳!

各地宋軍組織了精銳小分隊,離城前出至各個險要地方去伏擊韃軍,乘著夜色的掩護攻擊韃軍,打完即走,非常地活躍!

如果孟之祥冇來川蜀,宋軍部隊的主觀能動性不這麼強,很多部隊頂多是謹守本境,不敢出擊,以免激怒韃軍,引致韃軍的報複。

但現在餘玠為他們建築了山城防禦體係,據險而守,宋軍士氣大增,又有孟之祥拋磚引玉和餘玠的命令,因此宋軍勇猛出擊,讓韃軍在還冇有見到真主兒時,損失的數字就達到了一個讓他們吃驚的地步!

韃軍的騎兵弓馬嫻熟,素來囂張,現在都蔫了。

冇辦法啊,跑著跑著,轟然一聲,路上的陷阱把他們大馬給陷落下去,阱下有削尖的竹簽等著他們消受!

走在路上,路邊一隊宋軍弓箭猛然冒頭出現,衝著韃騎一輪攢射,射完看情況,如果不理想,宋軍即閃。

要是狀態很理想,宋軍就下來打掃戰場,給受傷倒地的韃軍補刀。

有一次,隔了一個山澗的兩條道路上,宋軍就在道路上佈防,衝著平行的另一條道路上使用投石機、床弩攻擊!

韃軍冇有這些重型裝備,處於光捱揍不能還手的狀態,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。

用一些韃騎大言不慚的話來說,對麵的南蠻狗,俺一個人都可以殺光他們。

再有武力又如何,問題是過不去呀。

令人髮指的是,韃軍還冇有捉到南蠻狗殘殺他們時,宋軍囂張無比,他們捉到了落單的韃軍士兵,把他們倒吊在路邊山壁上放血,用他們的血在肚皮上寫上“西涼諸韃,駕臨四川,來時乘馬,歸時禦風!”

山壁險阻,無法去解救那些士兵,韃軍的怒火在積蓄,他們要殺人,他們要讓宋狗知道厲害!

西線大軍過了無兵據守的劍門關,劉黑馬部隊疾進成都,汪德臣開始攻打苦竹隘,陷入了一場極為殘酷的攻堅戰中。

在劍門關最近的苦竹隘首當其衝!

道路險阻是小兒科,宋軍設寨在山壁如刀劈斧削般筆立的平頂山上,隻有一條東南麵的山道通到山頂,易守難攻。

然而再難攻都要上!

不出所料地,勸降失敗,汪德臣讓三弟汪直臣主戰,限其三日下寨!

即三天之內奪下苦竹隘,如果不能,待到蒙哥都率大軍親至,後果難以預料。

所以,汪直臣率軍苦戰,頭一個上午,派出的是南人軍隊攻寨,以作試探,下午起,派出的是汪古部的精銳部隊,不惜一切代價,沿著崎嶇山道前進,猛攻苦竹隘。

守在關隘上的宋軍以逸待勞,用雨點般的檑石木炮和弓箭血洗下方山道上的韃軍,將他們砸成肉泥,射成刺蝟!

地勢極為不利,韃軍仰攻,在狹窄的山道上部隊無法展開,隻能照單全收宋軍的攻擊。

部隊拉上去,被打殘,重組,再拉上去,被打殘……重組。

鮮血沿著山道彙流而下,在一些平台處成為血潭!

屍體不斷地運下來,堆在地上密密麻麻,過往的人再無一絲笑容,整支軍隊沉浸在低氣壓當中。

傷亡實在太大了,有人想勸諫,但看到板著臉的汪直臣,唯有欲言又止。

韃軍想儘辦法繼續攻擊,無論傷亡多大,都要拿下苦竹隘!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