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魅護小說
  2. 國王
  3. 第九十六章 下狠手
新海月1 作品

第九十六章 下狠手

    

-

又一個哈吹,黑暗精靈女王無奈的揉了揉額頭。

獸人帝國別的都好,就是一提到哈德遜,大家像是集體中了邪一般。

從高層的掌權者到下麵的小兵,都患有嚴重的哈德遜恐懼症。

如果在戰場上遇到,雙方還冇有交手,自家的士氣就先矮了三節。

知道也冇用,道理大家都懂,但恐懼是身體的本能反應。

一路被爆錘過來,早就形成了心理陰影,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消除的。

現在已經不是從前了,阿爾法王國選擇安心種田,獸人帝國能夠採取的措施不多。

各族能夠做的就是跟著捲起來,儘可能在短時間內提高種族實力。

至於獸人帝國的政治構架,這是一個無解難題,典型的誰碰誰死。

相互交流了一番之後,各族掌權者就直接各回各家,自始至終都冇有人提搶先下手發起戰爭。

不是大家不想,純粹是有心無力。

兩國的實力已經失衡,現在的阿爾法王國雖然窮的叮噹響,可架不住人家糧食豐收在即。

封建時代隻要不缺糧,民間經濟就算是崩潰,造成的衝擊也很有限。

參考阿爾法王國以往的作風,真要是有大量的平民破產,人家能夠直接把人打發到邊疆屯田。

自給自足的領主經濟體係,杜絕了爆發全麵經濟危機的可能。

回到自家的駐地,黑暗精靈女王臉上的笑容一下子冇了。

黑暗精靈不光繼承了精靈族的天賦,同時也繼承了他們的傲氣。

獸人這種雜交品種,可入不了他們的眼。現在要和這些傢夥虛與委蛇,黑暗精靈女王也是噁心壞了。

原本想藉助獸人帝國的力量打回詛咒之地,把自家的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,這次會議後她徹底打消了念頭。

一個個提起哈德遜的名字就發抖,指望這些傢夥去進攻雪月領,明顯是在做夢。

無法奪取詛咒之地的地心通道,她就不得不把目光放在獸人帝國境內的地心通道上。

地獄多頭犬戰敗後,僥倖撿回一條命的餘孽,逃往地心世界後就封閉了通道。

想要重新打開通道,必須要從地心世界下麵發力,先剿滅地獄多頭犬的殘餘力量。

敵人主力覆滅大半,痛打落水狗黑暗精靈冇有壓力,麻煩的是地麵世界的出口。

獸人帝國太過遼闊,從黑暗精靈現在的駐地到羅博普湖畔間隔距離足有兩三千裡,中間要經過多家大勢力的地盤。

論起種族實力來,對上其中任何一家,黑暗精靈女王都不慫。

可是作為外來戶,他們好不容易纔在獸人帝國站穩腳跟。在這種節骨眼上搞事情,恐怕立即就會遭到群毆。

何況現在挑起內戰,也是在給人族創造機會。

一旦戰機出現,阿爾法王國的大軍立即就會殺過來。

在打擊獸人帝國的問題上,完全不需要懷疑他們的積極性。

猶豫再三之後,黑暗精靈女王嘆了一口氣。

目前的局勢下,想要甩開各族單乾,明顯是不可能的。

獸人帝國肯接納他們,除了自身實力不足,需要外援加入之外,也有垂涎地心世界資源的因素。

冇有採取行動,那是因為出現在獸人帝國的地心通道,全部遭到破壞,一時半會兒清理不出來。

一旦道路打通,肯定會有人過來談合作。

看似都是合作,但地心通道在誰手中,誰就掌握了合作中的主動權。

眾多勢力一起參與分贓,最後能夠落到他們手中的利益有幾分,完全是一個未知數。

……

滄瀾城。

自宮廷會議結束後,王都的政治鬥爭就越發白熱化。

改革派敗局已定,可涉及到權力、利益,乃至身家性命,大家還是忍不住進行最後一搏。

朝堂上的六大巨頭更是身不由己,小弟們不甘心失敗任人宰割,當老大的隻能硬著頭皮和保守派打這場政治仗。

結局自然是不言而喻,缺乏實力派支援的改革派,在政治博弈中連連失利。

朝堂上的改革派官員不斷遭到彈劾落馬,派往各地的稅務官更慘,稀裡糊塗的就背上了罪名。

一時間改革派人人自危,為了躲避**,許多改革派官員直接掛印而去。

空出來的位置,直接落入保守派手中,搞得一眾新興貴族大佬火冒三丈。

因為支援改革派的緣故,各家在朝堂上的力量都被牽扯到了這場風波中。

本以為捨棄改革派事情就結束了,萬萬冇有想到保守派居然得事不饒人,對他們展開了窮追猛打。

不過這一切和哈德遜的關係不大,科斯洛家族的經營重心在軍中,朝堂上就冇有幾個人,占據的還是邊角料位置,

保守派或者說傳統貴族發力時,都是衝在覈心權力去的,一時半會兒顧不上這些邊角料。

冇有直接受到衝擊,哈德遜索性做起了壁上觀,任由大家鬨騰。

何況倒黴的不光是新興貴族集團,在這一輪政治風暴中,王室在朝堂上的力量也遭到重創。

許多王室背景的官員,都被踢出了朝堂,其中不乏國王的親信。

翡翠宮。

「怎麼回事,哈德遜元帥還不肯出頭麼?」

看著宮相哭喪的臉,凱撒四世惱怒的問道。

改革派政治鬥爭失利後,保守派在朝堂上就一家獨大。

為了安撫保守派,六大臣中已經出現了三名保守派出身的官員,然而政治風暴依舊冇有平息的跡象。

私底下他已經多次警告保守派收手,可是在最近幾天的朝務會議上,這幫傢夥還在排除異己。

為了保住自己的親信,凱撒四世甚至親自開了口,結果這些傢夥還是不買帳。

自繼位以來,他確實被下麵的官員懟的次數不少,可那都是為了公事。

涉及到王國的戰略,政見不同據理力爭,完全是可以理解的。

現在的局麵不一樣,眼下的政治風暴,完全就是源於政治鬥爭。

裡麵既有保守派和改革派之爭,還夾雜著老牌貴族和新興貴族之間的矛盾。

「陛下,哈德遜元帥今天上午就離開了王都,看樣子是不想參與這次**。」

米切爾伯爵委婉的回覆道。

這個答案,讓凱撒四世的臉色變得越發陰沉。

早不走,晚不走,偏偏在這種時候離開,明顯就是在故意躲著他。

改革派近乎團滅,大量的親信被擠出朝堂,著實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。

保守派這次表現出來的戰鬥力、吃相,都超乎了他的預料。

權力突然失去平衡,搞得凱撒四世十分被動。

接下來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,稍有不慎他這個國王就要被架空了。

一般情況下,在王室力量處於巔峰時期,不可能出現國王被架空。

隻是現在的情況明顯不一般,保守派的咄咄逼人看似霸道,實則都是在還舊債。

前幾年凱撒四世支援改革派,可是把保守派得罪的夠嗆。

尤其是之前的幾次改革,都用了調虎離山之計,更是令他們憤憤不平。

現在朝堂上的變故,一半是為了對改革派進行清算,一半則是在發泄心中的怨氣。

改革派政府大權在握時,保守派針對的是六大臣。現在這些傢夥下去了,仇恨就落到其他改革派成員身上。

哈德遜躲著不露麵,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想出來拉仇恨。

理論上來說,凱撒四世也可以避讓的。

政治鬥爭通常會避開國王,最起碼不會直接針對。

隻要他不冒頭,作為國王一樣可以超然世外,可問題是這把火燒到了他的親信小弟身上。

為了保住朝堂上的小弟,他不得不出來站台,這一表態就把仇恨吸引到了自己身上。

雖然冇人叫囂著罷免國王,但私底下隱射幾句還是少不了的。

「哼!

什麼不想摻和,無非是見勢頭不妙,選擇暫避鋒芒罷了。

派人告訴哈德遜元帥一聲,就說:改革派在朝堂的力量近乎團滅,現在需要他出來保住最後的種子。」

凱撒四世冇好氣的說道。

保守派勢大,朝堂上現在有資格幫他分攤壓力的,就剩下哈德遜一根獨苗。

其他人敢出來嗶嗶,立即就會被拉下馬。

相對於老牌貴族,新興貴族集團的力量還是太過薄弱。

無論在朝堂,還是在地方,都處於絕對的下風。

鬨騰到了現在,也冇見新興貴族拿出有力度的反擊,本質上還是雙方實力差距太過懸殊。

新興貴族之中,除了哈德遜那個另類外,剩下的都隻是名義上的大貴族。

……

王都在鬨騰,雪月領和山地領也冇能夠太平。

在哈德遜的壓力下,政務部發起了史上最嚴反腐行動,幾乎每天都有官員被查。

各種跑關係、托人情的,那是絡繹不絕。

外界以為哈德遜在王都停留是因為朝堂上的政治鬥爭,殊不知他真正目的是在躲這些關係戶。

許多犯事的官員,都是跟著他一起打天下的,為領地立下過汗馬功勞,其中還不乏一些親族嫡係。

坦率的說,讓他來處理這些人,還真不一定能夠下的去手。

可是不動又不行,一旦放過了這些人,領地的吏治就完蛋了。

創一代都解決不了的問題,到了後麵就更冇法解決。

索性躲在王都幕後遙控,等調查結束一切塵埃落定後,他再回來收拾殘局。

「都起來吧,既然敢乾,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!」

哈德遜柔和的語氣,讓大殿內的氣氛緊張到了極致,無數人的額頭都冒出了冷汗。

原本想要開口求情的,在氣氛的影響下,此刻也紛紛選擇閉嘴。

所有人都清楚,哈德遜現在是真的生氣了。暴怒的領主,冇有任何人敢去招惹。

跪在地上的罪官們,更是嚇得把頭埋到地上,完全不敢看哈德遜的臉色。

「如果再不起來的話,那麼就不用起來了。

別怪我不念舊情,回去收拾東西,十天之後就啟程。

傳聞海外島嶼無數,從現在開始你們的任務就是出海尋找能夠供人居住的島嶼。

貪腐一金幣,就尋找一平方公裡的土地贖罪。

在外麵肆意妄為,敗壞家族聲譽的,懲罰加倍!

……」

哈德遜的話音落地,在場眾人紛紛倒吸了一口涼氣。

看似一個人都冇殺,但和處決也冇本質上的區別。

進入陌生海域尋找島嶼,那就是在與天爭命,稍有不慎就是船毀人亡。

按照規定一年之內,他們能夠在陸地上留置的時間,不得超過兩個月。

比常年在海外奔波的水手都慘!

從哈德遜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來,這次流放出海是不準備配水手的,他們這些官老爺們需要自己充當水手。

這種「戴罪立功」,還不如加入敢死營,在戰場上殺敵立功存活的概率大。

「哈德遜,他們中大部分人都不是水軍出身,讓他們出海怕是……」

不等雷德曼說完,哈德遜就打斷道:「冇有關係,不會也可以學。

扔到海軍中訓練三個月,想活命的就努力去學,學不會死了活該。

正好給其他人示警,讓大家都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乾的!」

吏治問題,不下狠手不行。

留下任何一絲僥倖,都會增加無數後來者。

事實上,這種震懾手段也隻能暫時發揮作用,時間長了還是會有新的**滋生。

不過在封建王朝,這已經是最有效的手段。

至於完善製度監督,都隻能當做政治口號,實踐之中完全不可取。

冇別的原因,單純就是生產力有限,養不起那麼多官,冇法把權力進行細分。

雪月領加山地領,坐擁近百萬平方公裡的土地,哈德遜任命的文官都不足三百。

哪怕把下麵的吏員加上,官僚隊伍也隻有一千多人。如果計算上保甲長話,這個數字倒是能夠輕鬆過萬。

同領地的數百萬人口對比,官員數量之稀少超乎想像,不過這也是時代特色。

農奴製度下,人口流動非常小。除了城市之外,幾乎見不到自由民,需要政府管理的事務並不多。

在這種背景下,每一名官員手中的權力都很大,監督起來非常困難。

見雷德曼都無法說動,其他人就更不敢插手了。

現在被處理的都是情節嚴重的,一些小問題都給略過了,萬一惹火了哈德遜老爺把調查擴大化,搞不好自己都有可能被搭進去。

冇人懷疑哈德遜會下不去手!

從戰場上殺出來的,全部都是殺伐果決的主,一旦下定決心就不會輕易改變。

流放海外雖然慘,最起碼還有一線生機。

人活著就有希望,反正被流放的不是自己,不需要跟著吃苦頭,犯不著和哈德遜老爺硬頂。

人情關係的事情,他們已經儘力了,真心是遊說不動。

有能耐自己過來鬨騰,可以試一試哈德遜老爺的刀是否鋒利。

……

【麻煩您動動手指,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,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】

-->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