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魅護小說
  2. 大宋小國舅
  3. 第二百四十八章 探事司
吃貨大聯盟 作品

第二百四十八章 探事司

    

-

“玉平啊,咱們是一家人。朕現如今能相信的,也隻有你一個人了。”趙桓說,

嗯?這算不算是PUA。

朱玉平想了想,他覺得算。這個狗皇帝,愈發的聰明瞭。

不過這也算是一種好事了,皇帝聰明一些,纔不會被那些彆有用心的臣子們利用。

“好吧姐夫,我有什麼好處呢。”朱玉平看著他。

這很像是一樁生意,冇有好處的事不乾。這讓趙桓,很是震驚。

冇錯,這小子算是膨脹的不輕。這廝是瘋了麼,跟皇帝討價還價起來了。同時,趙桓也很憤怒。

莫名的憤怒,就像是我把你當親人。而你,卻掉進了錢眼裡,跟我談起了條件。

趙桓不知道的是,即便是親人也有反目的時候。即便是親人,也需要利益關係的維護。

“你想要什麼。”趙桓的語氣,已經很是不善了。

就連一旁的皇後朱璉,也忍不住提醒:“玉平,休得胡鬨!”

“阿姐,這不是胡鬨。姐夫是皇帝,皇帝是天下至尊。我替姐夫做了事,姐夫自然要給好處的。不然,如何統禦那些臣子們呢。”

朱玉平說的非常有道理,我這麼做,是為了培養你。培養你做一個好皇帝,做一個能夠知人善用賞罰分明的好皇帝。不然替皇帝賣了命卻得不到想要的,那誰還會為你效忠呢。

趙桓立刻就釋然了:“玉平說得對,你若辦妥了此事,你想要什麼儘管開口。”

朱玉平想了想:“城北項目的利潤,五五分賬。”

趙桓差點被噎死在那裡,若不是胸口劇痛,早就撲上來了。這廝,還真掉進了錢眼裡了。

“五成的利潤,玉平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麼。”趙桓提醒他。

朱玉平是個聰明人,貪心的聰明人。許多話就不用說在明處,隻需要一點即透。

五成的利潤,將來城北帶來的可是億萬兩的收入。五五分賬的朱玉平,真的就是富可敵國了。甚至於,比皇帝還富有。

國庫的收入,大部分還是要用於王朝的運轉。而朱玉平的這筆钜額財富,卻隻是給他個人揮霍。

有錢當然是好事,你太有錢真正富可敵國的時候,就未必是一件好事了。

會有哪一個皇帝,容忍你富可敵國的財富呢。比如說,明朝的沈萬三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。

當時的朱元璋攻蘇州城,張士誠賴沈萬三等蘇州百姓大力支援,固守蘇州達八月之久。城破後,朱元璋采取報複措施。沈萬三見形勢嚴峻,主動示好,先是幫助修建南京城,資助築城資金三分之一。朱元璋欲犒軍,又請求代出犒銀。結果朱元璋又問其“百萬軍能遍賞乎?”沈萬三答以每軍可犒銀一兩。

朱元璋忌憚沈萬三收買軍心,起意殺之。馬皇後多次勸諫,謂沈萬三固然富可敵國,然而未嘗為不法之事。遂免死,改為抄家,流放雲南,後客死異鄉。

有趙桓在,朱玉平自不會有事。可是後繼之君呢,他會容得下朱玉平麼。

你想富可敵國,趙桓可以默許。甚至於城北五成的利潤給你也可以,可你也要想好。等朕龍馭賓天之後,你麵臨的將會是什麼。

如果你小富即安,做一個東京城的首富。隻要你安分守己,後繼之君不會對你怎麼樣。可你若是驕橫不法,下場必然淒慘。

誰知朱玉平堅持:“城北五五分賬,姐夫,我需要錢,很多很多的錢。”

朱玉平為什麼要這麼多錢,明明可以富可敵國了,還是貪得無厭。

實際上,他有著自己的苦衷。城北,無非需要開發的東西就是煤炭,還有那些新型農作物的普及。

可想讓這個時代文明進步,他能做的東西還有很多。首先普及教育,這就是個無底洞。讓天下的孩童人人讀得起書,不知要耗費多少的人力物力財力。這些,是朝廷辦不到的。

朝廷裡屍位素餐的官員多如牛毛,實在是太多太多了。想要全民普及教育,前路漫長。而且教育資金,是一筆天文數字。

還有,改進冶鐵。製造一些輕工業,以及醫療甚至於蒸汽革命等等,這些都是需要錢的。而且,需要的錢都不是一筆小數目。

朱玉平想等到自己閉眼的時候,能夠看到大宋王朝步入工業文明。

還有一些民生類的東西,興修水利、防澇抗旱、還有就是防治瘟疫賑災之類,擱在哪哪兒都需要錢。

這些,自己是無法跟趙桓解釋的。解釋了,趙桓也聽不懂。

在趙桓眼裡,朱玉平這廝就是掉進了錢眼裡。他滿腦子都是錢,不對,除了錢還有女人。

富可敵國的財富,傾國傾城的美人,還有逍遙自在的人生。趙桓作為一個皇帝,都冇有能做到的事,朱玉平卻如此的唾手可得。

嫉妒的種子在內心發芽,趙桓恨恨的看著他,甚至於有些咬牙切齒:“好,朕答應你。玉平,你好自為之吧。”

朱玉平並冇有理會:“好的姐夫,我會查出害你的凶手的。”

皇城司下設的探事司都指揮使,也就是說,朱玉平的頂頭上司就是三王爺趙楷。

要在趙楷的眼皮子低下查案,還要不能驚動趙楷。可見,這案子有多難。

要知道,整個皇城司都是趙楷的人,朱玉平這等同於羊入虎穴。到底刺殺趙桓的那幫人是什麼來曆,擺在朱玉平麵前的,是個巨大的難題。

可既然應承了這件事,朱玉平隻能硬著頭皮做下去。

趙桓胸口中了一箭,所幸未傷及心臟。可他依舊無法上朝,為了不引起朝臣們的懷疑,隻能繼續稱病不朝。

朱玉平任命探事司都指揮使,這件事差點又在朝中掀起一陣軒然大波。

有宋一朝,皇帝想隨便任命一個官員,是不可能的事。皇帝的旨意,在大臣們這裡並不作數的。

隻有明清時期君主**,皇權得到了空前集中,皇帝纔可以為所欲為。可是在大宋朝,皇帝想隨便任命一個臣子,還是非常困難的。甚至於隻要臣子們不認同,皇帝的任命就等同於廢紙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