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魅護小說
  2. 北宋:靖康之變後逆襲為帝
  3. 第二百二十二章 金國使者來了
露白霜 作品

第二百二十二章 金國使者來了

    

-

完顏宗翰派出的使者在九月份抵達了開封城。

此時,開封的秋意已十分濃烈,金黃色的陽光灑在古城的石板路上,映照著一片寧靜與和煦。

微風輕輕吹過,帶來了淡淡的麥苗清香和泥土的芬芳,彷彿是大自然在慶祝豐收的喜悅。

金黃的玉米棒子已經收穫完畢,整齊地堆放在每個農戶的家裡,庭院裡的歡笑聲彷彿在告訴所有人,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。

而新播種的小麥正茁壯成長,綠油油的麥苗在秋風中輕輕搖曳,宛如一片綠色的海洋。這片生機勃勃的麥田,不僅是大宋百姓的希望,更是趙瓔珞心血的結晶。

這一天,趙瓔珞身著便服,與蔣老四、農部尚書陳敷等人一同來到田間視察。她走在田間小道上,感受著腳下的泥土和周圍的田野氣息,心中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滿足和自豪。

“公主殿下,您看這麥苗長勢如何?”陳敷指著一片麥田問道。

趙瓔珞仔細觀察了片刻,滿意地點點頭:“不錯,這麥苗長勢喜人,看來今年的收成有望再創新高。”

蔣老四也附和道:“是啊,公主殿下推廣的高產作物和農耕技術,真是讓咱們農民受益無窮啊。”

趙瓔珞微微一笑:“這都是大家的功勞,冇有你們的辛勤耕耘和精心管理,哪有今天的豐收景象。”

“陳大人,蔣老四。”趙瓔珞突然停下腳步,轉過身來麵對著二人,“本宮有一事想要問問你們的看法。”

陳敷和蔣老四見狀,急忙躬身行禮:“公主殿下請講。”

趙瓔珞微微頷首,目光變得深邃起來:“十年前,宋江起義席捲大宋,震動朝野,你們是如何看待這場起義的?”

陳敷沉吟片刻,緩緩開口道:“回公主殿下,當時朝廷財政困難,為了籌措軍費,不得已將整個梁山泊八百裡水域收為公有,對入湖捕魚、采藕、割蒲的百姓課以重稅。然而,這一政策卻使得原本就生活貧苦的農民和漁民雪上加霜,他們交不起重稅,又無法維持生計,最終隻能鋌而走險,選擇了起義的道路。”

蔣老四撓了撓頭,有些憨厚地說道:“公主殿下,我是個粗人,不太懂得這些大道理。但是我知道,咱們大宋的子民都是老實本分的,隻要能夠吃飽穿暖,即便日子苦一些,他們也不願意造反。實在是被逼得走投無路了,纔會選擇與朝廷對抗。”

趙瓔珞聽了二人的回答,心中不禁泛起漣漪。

她點了點頭,深有感觸地說道:“蔣老四說得在理。民以食為天,隻要能讓農戶吃飽飯、穿暖和點,大宋的社稷就不會遭遇危機。陳大人,蔣老四,你們二人一定要管好農部,為本宮打理好天下的農田。”

陳敷和蔣老四聞言心中一凜,齊齊躬身行禮道:“公主殿下放心,臣等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!”

趙瓔珞滿意地點了點頭,她相信陳敷和蔣老四的能力與忠誠。

她抬頭望向遠方那片綠油油的麥田,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。

隻要大宋的農業能夠持續發展下去,百姓們能夠安居樂業、豐衣足食,那麼無論麵對怎樣的挑戰與困難,大宋都將堅如磐石、屹立不倒。

三人繼續在田間巡視著,不時地停下腳步仔細觀察麥苗的生長情況。

趙瓔珞時不時地提出一些關於農耕的問題和建議,陳敷則詳細地記錄下來並一一解答。

蔣老四則在一旁仔細地聽著兩人的對話,時不時地插上幾句自己的想法和建議。

趙瓔珞、陳敷與蔣老四三人正欲回宮之際,入內都知王守恩急匆匆地趕來,氣喘籲籲地向公主殿下稟報:“公主殿下,金國使者已經抵達開封,現正於驛館安頓。”

趙瓔珞聞言,微微點頭,沉聲問道:“可知金國使者是何人?”

王守恩回答道:“回公主殿下,金國使者乃是韓昉。”

趙瓔珞聞言,微微一笑,心中已有計較。她對王守恩道:“知道了,你且去傳話給韓昉,讓他明日朝會時再見。”

第二日,天色未明,皇宮門外已是人影綽綽。

群臣們提著各式各樣的燈籠,在夜色中彙聚成一片繁星般的光亮。

這些燈籠或圓或方,有的畫著精緻的花鳥紋飾,有的則簡單樸素,隻以紅紙糊就。

但在這漆黑的黎明前,它們卻都散發著溫暖而柔和的光芒,照亮了群臣們或憂或喜的麵容。

大臣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,低聲交談著。

他們的話語在寒冷的空氣中飄蕩,與遠處偶爾傳來的更鼓聲交織在一起,營造出一種既緊張又神秘的氛圍。

夜色中,燈籠的光芒隨風搖曳,彷彿在為即將到來的朝會而惴惴不安。

在這等待的時刻裡,有的大臣閉目養神,彷彿在默默祈禱著朝會的順利;有的則來回踱步,似乎想要藉此驅散心中的焦慮。

他們的身影在燈籠光的映照下,拉長了又縮短,彷彿一幅流動的畫卷。

臣們提著燈籠,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,議論紛紛。他們都在揣測金國使者這次前來大宋的意圖。

“聽聞金國使者已經到了開封,這可如何是好?”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臣憂心忡忡地說道。

“哼,金國狼子野心,此番前來必定是有所圖謀。”另一位大臣冷哼一聲,滿臉不屑。

“話也不能這麼說,或許金國使者此來,是真心求和也未可知。”一位中年文臣搖了搖頭,提出了不同的看法。

“求和?哼,金國勢大,他們會放下身段來求和?簡直是笑話!”又有一位武將嗤之以鼻,顯然對求和之說並不認同。

就在這時,樞密院事朱勝非走了過來。他是武將之首,自然引起了眾人的注意。

“朱大人,您怎麼看?”有人忍不住問道。

朱勝非沉吟片刻,緩緩開口:“金國使者此來,意圖難測。但無論如何,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。大家要做好準備,以防萬一。”

他的話音剛落,文臣之首呂頤浩也走了過來。

他手裡拿著一個燒餅,一邊吃著一邊含糊不清地說道:“你們啊,就是喜歡杞人憂天。金國使者此來,依我看啊,就是來求和的。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