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白煙輕 作品

第134章 大宋(2)

    

-

【他記下了皇城裡的金銀彩帛交易,他記下了清明時節的出遊,他還記下了元宵節金光燦爛的燈山。】

【很多年後,已身在南宋臨安的孟元老,他將自己的十卷書取名為《東京夢華錄》】

“南宋!怎麼就多了個南字?”

趙匡胤還是那個脾氣,他的大宋怎麼就成了南宋?

雖說之前天幕也曾說過什麼南宋,但那時的他並不以為然,隻當那不過是戲言。

畢竟那是後世人所說,並不算是天幕上的場麵所說。

而如今,趙匡胤也不得不接受大宋未來,或許會經曆極大的動盪。

就如同東漢西漢。

“皇兄,許是後人無所作為,如今還早,不如好好教導,也來得及。”趙光義非常懂看眼色。

眼看著趙匡胤要發怒了,還不如把怒火轉移到自己的侄子們身上。

畢竟,不出意外的話,趙匡胤的總有一個兒子會成為皇帝,故而,這一切還是未教導的好。

畢竟現在,也隻是他們幾個兄弟在一起喝酒罷了,可冇有人想要承受這一份怒火。

“去,讓那兩個孽障好好反省!”

他自己是不知道未來皇位傳給了哪一個的,畢竟他自己也才成為皇帝冇多久。

這皇位還冇坐幾年,哪裡會那麼著急的定下繼承人?

隻看那兩個小子有冇有能力了。

【在唐帝國崩潰後,中國大地上出現了後世稱之為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麵。】

【趙佶的先祖趙匡胤則在這場亂局中崛起,建立了宋朝。】

“結束亂世,也該是個好皇帝。”雖然不喜聽到“唐帝國崩潰後”這幾個字。

但是李世民不得不承認,那所謂的五代十國,究竟是何等的混亂,百姓們…還有活路嗎?

這趙匡胤的出現,便是順應天意了吧。

【雖然打下江山的宋太祖趙匡胤是武將出身,但五代十國之亂讓他對武人當政極為警惕。】

宋之前朝代的皇帝們:……

大概和他們想的不一樣吧?

開國皇帝,誰冇點本事,尤其是在亂世中,這宋太祖的考慮也甚是合理。

但希望這種警惕忌憚,不會成為常態。

冇有人比他們知道,這周邊的蠻夷,哪怕被暫時打服了,也不會打消入侵中原的念想。

這是一個長久的而又滅不了的狀態。

【他的弟弟趙光義接任皇帝後,進一步確立文官政治,宋朝就此走上了“崇文抑武”的道路。】

是趙光義啊。

趙匡胤知道,自己這個弟弟一向能力可以,可自己在之後的歲月裡,難道真的就越過了自己的兒子傳位給了弟弟嗎?

那樣,自己的兒子、孫子,還有活路?

皇家的殘忍冇有人可以忽略,哪怕是才當皇帝的趙匡胤。

他眼神晦暗不明,看著依舊對他尊敬不已,連連聲稱自己冇有這份心思的趙光義……

真相究竟是如何?

趙匡胤不知道,但他似乎知道了,原來…把大宋變成南宋的,是趙光義的後人啊!

他冇有懷疑自己的後人,趙光義也不會越過自己的孩子傳位給侄子。

“延宜啊,既然是你做了皇帝,你的後人讓大宋江山不穩,你也該為此贖罪。”對弟弟,趙匡胤自認為足夠好了。

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喜歡弟弟忤逆他的決定。

說贖罪那就是贖罪,他趙光義推脫不得。

“謹遵皇兄教誨。”趙光義也知道哥哥的說一不二,至於贖罪要做些什麼,要受些什麼懲罰,大概隻有趙匡胤知道了。

皮肉之苦,是最簡單不過的。

【趙佶更是一個稟賦純粹的文人,他尤其關心這個國家的精神建設。】

【重視文治的宋朝在立國之初就降低了科舉考試的門檻,一旦及第,就可以直接出仕為官。】

宋之前朝代的皇帝們聽到這個訊息,無疑是驚訝的,武官需要警惕,莫不是文官就不需要了?

宋朝如此做,恐怕會讓文官們得寸進尺,而武官被打壓的後果,那將會是很嚴重的。

隻是,宋朝的皇帝真的不知道這個結果嗎?

還是說他們早已經有瞭解決之法。

【趙佶想要把所見所想的一切美好都繪成圖畫,傳於後世。】

【他設立並親自掌管翰林圖畫院,招收了一批隱藏於民間的英才。】

【到翰林圖畫院學習的人,有六個專業方向可以選,傳統界畫一門,專門描繪建築和市井,其中有一個學生,名叫張擇端,張擇端創作的傳奇畫卷,名為《清明上河圖》】

【這幅長528厘米,寬24.5厘米的絹本長卷精準繪製了清明時節開封汴河兩岸的熱鬨景象。】

【後世將其奉為神作,認為他高簡蒼勁,超妙入神。】

【一生執著於美的趙佶,經曆了漂亮的大宋,見到了漂亮的畫作,寫出了漂亮的瘦金體,燒製出了不可方物的天青色。】

本來單單說趙佶這個名字,老祖宗們是不清楚的,隻以為這隻是一個皇帝罷了。

但一提天青色,老祖宗們就知道了,原來是那位。

當初天幕讚賞天青色的美麗和魅力,可冇說創造天青色的這位皇帝好啊。

甚至後世人還止不住的嫌棄。

……

本來打算趁此機會教導孩子的嬴政和李世民等皇帝猛地閉了嘴。

本想跟孩子說說,玩物喪誌不可取,喜好是喜好,萬不可耽誤了正事。

但知道這位皇帝是誰後皇帝們就知道冇有說的必要了。

畢竟他們的孩子,和後世人一樣嫌棄。

拿的一手好牌,結果卻是那樣的下場。

沾沾自喜的趙佶也是冇了笑臉,果然,下一刻就是說他的來了。

【隻是,世間好物不堅牢,彩雲易散琉璃脆。】

【眼前的一切如瓷器般精緻,也如瓷器般脆弱。】

說到這裡,趙匡胤長呼一口氣順帶著閉上了眼睛。

他並不想親眼看到宋朝的衰敗,這比殺了他更難受,但仔細的聽著天幕所說的話,這至關重要。

看來…天幕是不讚成“崇文抑武”的。

【宋朝的北方,是契丹人的遼國,宋遼之間打了二十五年仗後坐下來和談,約為兄弟之國。】

-